琥珀手串

祝小凤当护工已经六七年了,照顾的大多是女老人。照顾一段时间便送她们离开,有的从前门出,有的从后门出,家属们便有的欢喜,有的悲伤,祝小凤也看惯了。他们付给报酬时,有的慷慨,有的吝啬。最初她很在乎,常要争执几句。后来有了些积蓄,大方起来,多几个,少几个,不以为意。护士们说她是个明白人。她又做事细心,手脚麻利,是上等的护工。

这一次,祝小凤照顾的是一位老太太,姓林,病似乎并不很重,不需很多服侍,对祝小凤倒很关心,叫她小祝,常把人家送的东西分给她。来看林老太的人很多。不久小祝知道,其实老太太只有一个女儿,在一家大公司做事,是个金领,人称林总。母女相依为命,女儿差不多天天派人送东西来,送各种花、各种吃食。有一天送来两双棉鞋,一双黑的上面有红花,一双紫红的上面有黑花。祝小凤不知道这鞋在医院里有什么用处,却真心地说:“奶奶福气真好。”林老太微笑着叹气,摇了摇头。

林老太这种表情,很平淡,又很深沉。祝小凤总觉得她和别人有些不同,不大像个老人,倒有几分淘气,会有些别人想不到的主意。其实人在病床上,那已经是大打折扣了。有人送来一只玩具青蛙,会从房间这一头跳到那一头,林老太看得很开心。祝小凤觉得,老了老了的,还需要玩具,这又是一种福分。

祝小凤嘴上说老太太有福气,心里最羡慕的是那女儿。女儿的年纪和小祝差不多。她除了派司机、秘书和手下人给母亲送东西,自己也常来,但是从不和林老太讨论病情和医生的治疗方案——也许在医生办公室谈过了。所以小祝只知林老太心脏不好,始终不知得的是什么病。她也不需要研究,病人得什么病,跟她的关系并不大,她只需要做好照看病人的工作。她更关心的是林总的衣着,那是千变万化的。有时毛衣上开几个洞,像是怕风钻不进去;有时靴子上挂两个球,走起来滴里嗒啦乱甩。跟着她的人(那是少不了的)对老太太说:“林总在各种场合出现,报道中总少不了介绍她的服装。”老太太又是叹口气,摇摇头。

这一天,林总捧着一束花来了,花很鲜艳,说是刚从云南运来的。她穿了一件黑毛衣,完整的,没有窟窿,下面是红皮裙。胸前一件蜜色挂坠,非常光润,手上戴了同样颜色的手串,随意套在毛衣袖子外面,发着一圈幽幽的光。小祝只觉得好看,不知道是什么材料。

林老太看着女儿说:“今天穿得还算正规,这两件首饰也配得很典雅。”

女儿便把手串褪下来,放在母亲手里,让她摸一摸,说:“这是最好的琥珀,做工也好。”

林老太随手摸了摸,仍给女儿戴上,说:“戴首饰越简单越好。好在你倒不喜欢这些东西。”

林总说了几句话,大都是怎么忙,怎么忙,随即一阵风似的走了。

祝小凤照顾林老太吃晚饭,餐桌上有鱼,那是营养师提醒病人食用的。

小祝仔细挑去鱼刺,问了一句:“琥珀很贵吗?”

老太说:“要看质地……”说着便呛咳起来。祝小凤忙倒水、捶背,不敢再多话。

过了几天,祝小凤的丈夫来看她。他在家里守着穷山沟,全靠妻子挣钱送儿子上了高中。每到冬天,如果小凤不回家,他总是进城来看望,给她带点家乡的土产吃食。这回是几包酸枣干和苎麻籽,小镇上加工制作的,前几年还没有这种技术呢。因为要给儿子买一件棉外衣,他们去了一处批发市场。外面北风呼啸,紧压着屋顶和墙壁,冷风直透进来。两人在市场里转了几圈,买好了东西,还在一家小铺吃了面。要离开时,忽然看到一个小摊,卖那种五颜六色、零七八碎的小玩意儿。

祝小凤站住了,她的目光落在一件饰物上,那俨然是一个琥珀手串。她拿起手串,摸了又摸,看了又看,看不出和林总的有什么不一样。几次放下,又拿起来。

“想买吗?”丈夫问。

“谁花这闲钱!”祝小凤说,手里仍拿着那手串。

丈夫很解人意,和摊主讨价还价,花了五块钱,把手串买下了。小凤明知这钱是自己挣的,心里还是漾过一阵暖意。她收好手串,跟丈夫随意说着闲话。她说:“隔壁病房的病人出了院要到海南去疗养。”丈夫说:“那么远,我们这辈子别想去。”祝小凤说:“那也难说。”她一路摸着那手串,觉得很满足。

祝小凤把家乡的酸枣干和苎麻籽送给林老太分享。老太特别戴上假牙品尝,说:“原来苎麻籽也可以吃,还这样香脆。”

小凤又指着手腕上的手串,请林老太猜值多少钱。

老太说:“做得真像。十块?二十块?”

小凤道:“您出这个价,我卖给您。”两人都笑了。

晚饭后,护工们在一起,自然而然就议论小凤新戴的手串。一个说,一看就是假的,玻璃珠子罢了。另一个说,别看是假的,做得真像呢。又一个说,管他真的假的,好看就行。

晚上,林总来了,祝小凤又把自己的手串请她过目。

林老太忽然说:“小凤这么喜欢这样的手串,你们俩换着戴几天。”

女儿笑着说:“妈妈总有些奇怪的主意。”说着便把手串褪下来。

小凤不敢接,林总说:“换着戴吧,怕什么,只要妈妈高兴。”

小凤接了手串,把自己那串放在桌上,说:“听老太太的。”退出去了。

林老太拿起小凤的手串,端详着说:“真像,只是光泽不一样。在行的人还是一眼就会看出来的。”说着递给女儿,“收好了,别弄丢了,要还给人家的。”

她见女儿戴上了手串,心里很宽慰,暗想:女儿一点儿不矫情,也随和,不会说自己戴过的东西,不准别人戴。林总两个手机,正接着一个,另一个在响。她看看来电号码,简单明快地吩咐几句,结束了这个通话。拿起响着的手机,便完全是另一种口气,很委婉地安排了什么事情。

林老太看着女儿,不由得说:“东西戴在你手上,假的也是真的。”

林总回到办公室,随手把手串扔在桌旁几上。正好一个半熟不熟求林总办事的人来,见了说:“这么贵重的东西,就丢在这里。”回去特别做了一个精致的盒子送过来,说:好东西要有好穿戴,原来一定有的,添一个是我尽心。秘书收了盒子,林总瞥了一眼,心想:可以给妈妈看,证明她的话。

祝小凤戴上真的琥珀手串,有些飘飘然,在护工中炫耀。大家又发议论,这回意见很一致,总结出来是:戴在你身上,真的也是假的,没人相信它是真的。祝小凤有些沮丧。

正好护士长来了,看着祝小凤戴的手串说:“呀,这么好看的东西!”

祝小凤觉得遇到了知音,抬起手让护士长看。不料她说:“做得真像,多贵重似的。这种有机玻璃最唬人了,你倒好眼光,会挑。”

祝小凤说:“你仔细看看,这是真的!”

护士长笑说:“不用看我也知道。”

林总去美国出差,三天没有来医院,病房里很平静。祝小凤把众人对手串的反应说给林老太。老太神情漠然,似乎不大记得这事了。

这天下午,林老太靠在床上,忽然问祝小凤都会唱什么歌。祝小凤说:“原来在家里也喜欢唱的,现在都忘了。”其实,林老太最想听的是一首英文歌,这里的人是无法帮助的。她也不再问,一直到入睡,都没有说话。

凌晨时分,祝小凤听到林老太哼了几声,没有在意。等她起来梳洗后,见老太太没有动静,过去看时,她似乎已经停止了呼吸。

祝小凤惊得魂飞魄散。她急忙打铃,又跑出病房去叫人。医生和护士都来了,医生做了检查,在床前站了片刻,轻轻拉上了白被单。很快,林总来了,她俯身抱住母亲,许久不起来。跟来的人以为她昏倒了,大声叫着林总,将她扶起,只见被单湿了一大片。祝小凤觉得林总很委屈,为什么不大声哭?也许,她们这样的人是不会大声哭的。接着又来了许多人。没有人责备祝小凤,生死大限谁也拗不过的。

祝小凤很难过。她做护工这些年,照顾过许多病人,还没有见过这样的死法,这样安静,一点也不麻烦人。没有上呼吸机,没有切开气管,没有在身上插满管子,没人打扰,干净利落,静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其实这也是一种福分,她想着,叹了一口气。

过了几天,祝小凤想起她拿着林总的真琥珀手串,应该去把自己的那个换回来。她不愿意用自己不值钱的东西去占有别人值钱的东西,而且她的手串是丈夫给她买的。

她向护士台打听了林总的公司,请了假。找一张干净纸,包了那手串,出了医院,上车下车,到了林总的公司。等着见林总的人在她的办公室外排成队,和医院候诊室差不多。

秘书通报后,祝小凤很快进去了。听她说明了来意,林总从一个抽屉里拿出那精致的盒子,打开,递给她。祝小凤将纸包递过去,一面去取盒子里的手串。林总按住盒子,向前推了推,示意祝小凤连盒子收下。

林总戴上自己的真琥珀手串,喃喃道:“妈妈说这样很好看。”她明亮的眼睛里装满了泪,一大滴落在衣服上。那天她穿了一身黑衣服。

祝小凤装好盒子,要走。林总说等一等,从皮包里拿出一沓钱,递给祝小凤,轻声说:“最后是你在妈妈身边。打车回去吧。”

祝小凤踌躇了一下,接过钱,心想:这足够到海南几个来回了。

祝小凤走在街上,抬头想寻找属于林总的那一扇窗户。但窗户们都一样的漂亮,一样的气派,她分不清楚,她甚至不记得刚才上的是第几层楼。风很大很冷,树枝都弯着,显得很瑟缩。一辆出租车驶过,她摸了摸背包,还是没有打车的决心,顶着风一直走到地铁站口。

时间流逝,医院一切如常。许多人来住过,有人从前门出,有人从后门出。祝小凤的生活也如常,送走旧病人,迎接新病人。

她把手串连同盒子放在箱子里,再想到它,取出来戴上,已是次年暮春了。这时,她的病人仍是一位女老人,见了说好看。

祝小凤故意说:“这是琥珀手串。”

女老人上下打量着她,慢慢地说:“假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