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表4:中印对比

时间中国古代印度
前24~前20世纪前1988年~前1979年,启称夏后:“家天下”。第一个时代:印度河文明时代(约前2300~前1750年)。这是古印度最早的文明,中心在印度河的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两地,故称“哈拉巴文化”。
前19~前15世纪约前16世纪,商汤伐夏桀,商朝灭亡,商朝创立。第二个时代:早期吠陀时代(前1500~前1000年),瓦尔那制度萌芽。
前15~前12世纪盘庚迁殷。
前11~前9世纪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分邦建国。辉煌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原因不明地毁灭后,古印度的历史近200年模糊不清。
大约从前1500年开始,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侵入次大陆。从前900年开始,雅利安人才进入文明,或者说古印度才第二次进入文明。
前9~前8世纪前841年,召公、周公行政,号曰共和。中国历史准确年代自此开始。
前771年,西周亡。
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始。历史进入春秋(前770~前476年)时期。
第二个时代:后期吠陀时代(前900~前600年)。雅利安人国家形成,婆罗门教流传,古代印度最早的哲学著作、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形成。
前6~前5世纪前496年~前482年,吴越争霸。
前403年,“三家分晋”。
前476年,中国春秋时期结束。
第三个时代:列国时代(前600~前400年),有时也称“早期佛教时代”。这是古印度列国并举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战国纷争,逐步为统一打基础的时代,此时,古印度德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东移,即恒河流域成为文明中心,至于印度河流域,不仅失去重要地位,而且在前518年被波斯帝国占领,成为其一个行省。
约前563年~前483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创立了完整的佛教教义学说。
第四个时代是孔雀帝国时代(前234~前187年)。这是古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时代和帝国。但统一者不是列国时代的强国摩揭陀,而是已失去重要地位的印度河流域的孔雀族。
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帝国后,印度河流域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领土,但亚历山大离开印度后,旃陀罗笈多不仅赶走了亚历山大的守军,而且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了孔雀帝国。
前4世纪前379年,“田氏伐齐”。
前356年,商鞅变法。
前343年,齐伐魏救韩,大败魏师于马陵。
前307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前3~前1世纪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
前258年,周赧王卒,秦取九鼎宝器,西周亡。秦李冰筑都江堰。
前249年,秦灭东周,周亡。
前246年,秦开郑国渠。
前238年,秦王政(秦始皇)主国政。
前221年,秦灭六国,战国时期结束。
秦王政称始皇帝,建立秦(前221~前206年)。
孔雀帝国第三代王阿育王统治时期(前269~前232年),帝国进入繁盛时代。
前187年孔雀帝国灭亡后,古印度的历史一是长期模糊不清;二是外族不断入侵。先后有大夏、希腊人、塞种人、安息人、大月氏人。其中只有中国所称西域的大月氏人在古印度西北部建立了稳固的政权——贵霜帝国。

前2300年直到笈多帝国的兴起,古印度除了137年的孔雀帝国和近100年的贵霜帝国是统一的帝国外,其余则都是诸国分裂时代,甚至是模糊不清的时代。

时间中国中古时期的印度
2~5世纪魏晋南北朝时期。笈多王朝(320~540年)。
超日王(380~415年)时,国事强盛。
6~9世纪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国号隋(581~618年),建都长安。
589年,隋军克健康,俘陈后主,陈亡。南北复统一。
618年,李渊称帝,国号唐(618~907年),隋亡。
907年,朱温逼哀帝禅位,自既帝位,国号梁,史称后梁(907~923年),唐亡。五代十国(902~979年)时期开始。
哑哒人入侵时期(5~6世纪)。5世纪中叶,哑哒人(白匈奴)自中亚侵入印度。笈多国家经哑哒人打击后,内部各小邦纷纷独立,陷入分裂混战中。
540年,笈多王朝的统治结束。
戒日帝国(606~647年)兴起,哑哒人被逐,戒日王统一了北印度,建都曲女城,其疆域东到孟加拉湾,西迄旁庶普的几乎整个北印度。戒日王统治时正值玄奘访印,他给予玄奘很好的礼遇。
拉齐普特人时期(7世纪中叶-12世纪末),戒日王死后,帝国陷入分裂。8~10世纪,印度有三个大国互相争霸。

10~12世纪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称帝,国号宋(960~1279年)。后周亡。
1115年,女真首领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国号大金,史称金(1115~1234年)。
1127年,金攻陷东京,俘徽、钦二帝,北宋亡。宋康王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商丘)即位,南宋始。
伽色尼王朝(962~1186年),中亚阿富汗境内兴起的突厥人,入侵北印度后建立的王朝。
印度南部在10~12世纪时兴起一个来罗王国,该王国曾远征锡兰,并与阿拉伯有频繁的贸易往来,12世纪末陷入分裂。
13~16世纪1206年,铁木真建蒙古国,称成吉思汗。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大元”,中国元朝(1271~1368)始。
1279年,元军破崖山,陆秀夫负幼帝跳海卒,宋亡。史家有“崖山后无中华”的说法。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明”(1368~1644年),建都南京城。
元惠宗逃上都,史称北元,明军入大都,元亡。
德里苏丹国家(1206~1526年)
1206年,古尔王朝的苏丹穆罕默德遇刺身亡,其国家分裂。而统治印度的总督(穆罕默德的一位部将,名叫顾特布-乌德-丁·艾贝克)以德里为中心独立为苏丹,故称德里苏丹国家,北印度从此开始了德里苏丹王朝,期间经历了五个王朝。
莫卧儿帝国(1526~1707年)
莫卧儿帝国的创立者是帖末儿的后裔巴布尔,故自称蒙古人。1526年4月,巴布尔率两万大军进攻德里苏丹国并取得战争的胜利,巴布尔在印度建立起莫卧儿帝国(1526~1858年)。1529年,巴布尔统一了北印度,到阿克巴(1556~1605年)即位后,莫卧儿帝国进入鼎盛时代,帝国的疆域空前扩大,超过了历史上其他王朝,北方包括阿富汗和克什米尔。
17世纪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即帝位,改国号为清(1636~1911)。
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崇祯帝自缢死,明亡。
清军入北京,清廷颁圈地令,大规模圈占土地。
1645年,清占南京,南明弘光政权亡。
19世纪 184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宣布兼并旁遮普,征服印度最终完成。
1858年,印度由英王接管。
1877年,英王兼任印度皇帝